本報訊  3月21日,省高級人民法院公布:2020—2024年,全省法院共新收商業秘密民事糾紛655件,年均增長18.41%;新收商業秘密刑事案件50件,年均增長36.78%。從收案情況看,民事、刑事案件整體均呈上升趨勢,表明企業保護商業秘密意識不斷增強。

全省法院受理的商業秘密案件中,超七成案件集中于蘇州、南京、無錫三地;其中侵害技術秘密糾紛占50.7%,多于侵害經營秘密糾紛。從涉及領域看,商業秘密糾紛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醫藥、材料、化工等傳統科創產業。原告多為大、中型企業,部分案件涉及企業進出口貿易業務,商業秘密內容包括供應商、報價等客戶信息。82.3%的案件被告是公司在職或離職員工,實施侵權方式或手段也較為相似——在職員工以其親屬或他人名義設立公司,利用其掌握的原告公司商業秘密直接或間接與原告客戶開展交易;員工離職后自己使用或披露給新入職公司使用,有的員工在職期間違規將其掌握的商業秘密拷貝存儲,為離職“跳槽”做準備;在職員工與離職員工內外勾結,共同實施侵害公司商業秘密的行為。

近年來,我省法院持續落實最嚴格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理念,不斷加大判決賠償力度,嚴懲侵權行為,近5年判決賠償額超1000萬元的21件,其中最高判賠額達2.02億元,對商業秘密侵權行為起到有力震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