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淮陰法院民二庭法官指導管理人依法履職(拍攝:朱靜).jpg

3-1 淮陰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洋走訪中天鋼鐵企業(拍攝:劉須連).jpg

4 淮陰法院、淮陰稅務局就淮陰區企業破產處置“司法+稅務”協作機制舉行簽約儀式(拍攝:朱晶晶).jpg

5 淮陰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劉斌走訪轄區新能源汽車企業(拍攝:陳婷婷).jpg

仲裁員聯合法官通過“訴裁調一體化商事解紛中心”,高效化解“訴裁對接”案件。.jpg

三千里運河,兩千年淮陰。

神州春光好,奮進正當時。千年古城內的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法院始終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緊緊圍繞“全國百強區、全國百強高新區”創建目標,在助力建設高效便捷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上用力,推動民營企業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轄區營商環境評價水平顯著提升,連續五年獲全區高質量跨越發展考核第一等次,獲評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先進集體”,3篇案例入選全省法院“十大典型案例”等。

財產處置機制化 尋求退場“最優解”

1.4億余元債務、與近百家公司債務關系錯綜復雜、10余家廠商存在急迫供貨需求……這是淮安某密封件公司被裁定破產后所面臨的系列困境。

而就在前不久,該密封件公司還是比亞迪、上汽等國內知名車企的零部件穩定供貨商,因其所隸屬的某外資集團股份轉讓,該密封件公司陷入經營困境最終破產。如何最大化處置破產財產,達到多方共贏的平衡點?

淮陰區法院創新打造的“公益管理人”機制是個關鍵突破口。該機制通過“固定委派﹢個案選任”組建專業清算團隊,即由法院聯合司法、住建、人社等11個單位委派13名工作人員擔任“固定”公益管理人,根據專業能力、執業經驗等在專業機構評價選任“個案”法律事務團隊。方向錨定后,淮陰區法院希望各單位同心協力,在推動破產資產處置上同向而行。

破產清算小組很快建立起來。在法院的指導下,決定采用“混合分配”方式保障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穩定。在實物資產處置上,靈活采用“實物出租”方式,利用該公司模具生產線專用性強等特點將其出租給相關公司繼續生產,有效解決斷供風險;在債務處置上,將債權人分為某外資集團和其他債權人兩類,前者由集團出資達成“一攬子”處置協議,后者實行貨幣分配,清償率達80%。

最終,在“公益管理人”機制求同存異高效運轉下,形成了企業償債脫困、債務高效清償、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穩定發展的多贏局面。

據淮陰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洋介紹,在一些破產案件審判中,面臨諸多困境,比如,無財產支付中介機構報酬,管理人響應招募、主動履職的意愿較低,破產審判周期較長等問題。而由政府相關單位牽頭組成清算組擔任管理人形成的“公益管理人”機制重在破解上述難題。如今,“公益管理人”機制先后獲評“全市政法單位十大品牌項目”“淮安市法治建設典型案例二等獎”。2024年6月掛牌成立全省首家“公益管理人履職中心”,一個專業化的破產資產處置淮陰樣本正蓬勃發展。

破產重整聯動化 “蝶變”實現“最大值”

某半導體公司生產車間里,機器轟鳴聲與工人忙碌的身影交織成動人的交響樂?!拔覀兓謴驼=洜I了,訂單量激增,正在擴招人手!”該公司負責人趙總激動地對前來回訪的孫海洋法官說道。

誰能想到,就在兩年前,該公司深陷負債泥潭,12英寸晶圓廠項目爛尾,有159戶近16億元債務,還有353戶近8000萬元欠薪,合作企業要債、職工及工人討薪問題接踵而至?!柏浛钣馄?個月了也沒收到尾款!”“辛苦半年的工程款一個子兒也沒看到!”“一家老小都指望這工資養家呢!”相關人員可謂怨聲載道,有的怒氣沖天。

該半導體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冊資本10億元,主營集成電路設計及相變存儲器的研究、開發、銷售等,曾是淮安半導體行業的“龍頭”。

2023年,該公司資金鏈斷裂,陷入巨額債務無法償還的困境,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對該半導體公司進行破產清算。

淮陰區法院受理后,著眼實現企業“最大值”效果出發,并沒有“一破了之”。經過審計評估發現,該公司擁有光刻機、主輔設備累計344臺,固定資產價值約17億元,且公司有先進核心技術,半導體行業市場前景良好,具備很高的重整價值。

于是,淮陰區法院啟動“府院聯動”機制,該決定得到當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2023年7月,成立由分管副區長任組長,法院、稅務局、資規局等職能單位組成的工作協調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辦會,確定了走破產重整之路、招引重整投資人的工作思路。

全力推進重整路上遭遇3個關卡:一是如何安撫好債權人及職工不安情緒,最大化提升清償率;二是如何招引重整投資人盤活企業實現共贏;三是重整方案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妥善化解債務危機。

為保障各方知情權,淮陰區法院指導破產管理人實行信息披露制度,堅持實時公開重整進度,加強與各方溝通聯絡,為后續問題解決奠定信任基礎。

對外招引重整投資人上,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影響力,與法院、管理人共同尋找、篩選投資人,確立了以原股東出資權益價值歸零退出、重整投資人分期分批償債的基本方向。

對內敲定重整方案上,法院指導清算組及其法律事務團隊起草重整方案,將債權人細分為5個組別,每組由專人對接草案的解釋與修改工作,重整計劃草案最終獲得高票通過。

裁定清算轉重整后,此案僅用時7個月即審結,成功挽救了12英寸先進晶圓廠,為地區半導體芯片發展注入一針“強心劑”。

“在該半導體公司破產重整案中,‘府院聯動’機制發揮重要作用,通過一體推進資產評估、清算數據測算、重整投資人招募等審理程序,成功助力企業‘蝶變重生’。此案的高效辦理,成功化解了近16億元債務危機,普通債權清償率由20%提升至70%,有效盤活巨額閑置資產,彰顯了法院以法治力量助推新質生產力的成效與擔當?!被窗彩姓f副主席、淮陰區委書記王建軍對此案的辦理給予高度肯定。

解紛中心實體化 實現解紛“最高效”

“前段時間,我們通過訴裁調一體化商事解紛中心成功化解一起商事糾紛,前后耗時不到7天。這兩家公司均是小微企業,資金壓力相對較大,因索要咨詢服務費未果產生糾紛,希望快速解紛?!被搓巺^法院民二庭庭長孫亞峰說,不久前,原告公司負責人來到該院訴裁調一體化商事解紛中心進行咨詢,提及公司資金流轉壓力,希望盡快結案。

該案通過“訴裁對接”工作流程迅速移交解紛中心,經過中心仲裁員專業耐心的釋法明理,雙方握手言和并達成調解協議。仲裁員按法定程序當日即向雙方出具仲裁調解書,該案在“法院﹢仲裁”模式下圓滿解決。

孫亞峰提到的訴裁調一體化商事解紛中心,是2024年9月由區法院、淮安仲裁委淮陰仲裁分會聯合成立的解紛平臺。孫亞峰說:“轄區小微企業眾多,買賣合同糾紛較多,解紛中心更像是一間‘急診’,專門為一些希望快速、靈活、高效解紛的企業紓困解難?!?/p>

多元化解商事糾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是市場所盼、企業所愿。2024年9月30日,在解紛中心成立當日,《訴裁調一體化商事糾紛快速解決機制》文件一并發布,該文由淮陰區法院、淮安仲裁委聯合發出,通過建立健全與仲裁機構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推動形成信息共享、配合到位、運行規范的協同化解機制,實現訴訟與仲裁的有機銜接和良性互動,進一步完善商事糾紛多元調處機制。

自實體化平臺運行以來,通過仲裁調解各類商事案件152件,原先平均耗時45天的商事案件審理周期縮短至16天,實實在在增強經營主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了這個實體解紛平臺,企業遇到糾紛時不僅有了好去處,還能及時把小糾紛、小隱患在前端高效化解,更好實現‘有事好商量、有事好解決’,切實為轄區企業健康有序發展營造公平正義、優質高效、安全穩定的營商環境,并且能讓合作友誼持續升溫。”淮安市人大代表、江蘇天山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淮陰區新社會階層聯誼會會長周淮英說道。

回應需求及時化 聚焦服務“最關切”

良好的法治環境,是民營企業發展的“定心丸”。

“家具公司不讓取回設備,又拒絕溝通,請法院幫幫我們!”某設備公司負責人向淮陰區法院求助。

該設備公司將兩臺激光封邊機設備賣給某家具公司,定購合同總價款為100萬元,家具公司在預支付30%貨款后,該設備公司如約交付設備并完成安裝調試工作。然而,在后續索要剩余貨款時卻屢遇瓶頸,設備公司訴至法院請求取回兩臺設備,并希望法官組織雙方調解盡快結案。

接手該案后,承辦法官戴紅麗做了大量的實地調查和調解對接工作,了解到雙方最大的障礙是信任基礎差,對付款先后順序、設備運輸成本等問題爭執不下。

能否搭建起雙方的信任橋梁,既能迅速解紛,又能續合作之誼?幾番思量后,戴紅麗決定啟動“有話好說”民營企業糾紛商會調解機制。

一方面,淮陰區法院邀請有影響力的商會成員共解糾紛、從中斡旋;另一方面主控調解節奏,敲定方案細節。

在法官、商會成員的努力下,雙方達成和解意見并現場履行,該案從受理到結案僅用時5天。

辦案之余,淮陰區法院也積極對接商會就民營企業服務、涉企糾紛風險防范等進行交流,將民企服務延伸到案件之外,以公正司法服務打造公平有序營商環境。

此外,在涉企糾紛處理上,淮陰區法院一貫堅持善意文明執法、慎用保全措施、實質化解執裁糾紛等舉措,2024年以來通過置換、擔保等方式解除保全措施53件,為企業釋放運營資產1.8億元,真正做到護航企業良性發展。

營商環境好不好,經營主體最有發言權。

2024年以來,淮陰區法院開展“法潤民企”季季行走訪服務企業活動,向企業發放“聯系卡”,為企業化解勞動爭議等糾紛13起;優化涉企訴訟服務,線下設立涉企立案專屬窗口,線上搭建“優﹢”服務微信小程序;制定發布《關于為全區持續打造“四最”營商環境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實施辦法》,持續在保全執行、平等保護投資企業合法權益、推動困境企業減負煥新等方面下功夫;出臺企業《涉稅事項辦理操作指引》,開通辦稅綠色通道和專項服務,高效辦理企業涉稅事項62件;打造“知潤淮商”品牌,加強“強種興農”保護聯系點建設,建立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點4個,依法保障農企健康發展;常態化開展涉企普法宣傳活動16次,專業培訓5場,積極回應民營企業和社會關切。

“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履職盡責,必須以高質量司法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法治環境是司法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之一?!被窗彩兄屑壢嗣穹ㄔ狐h組書記、院長郁奇表示,淮安法院將立足轄區發展特色,靠前一步、深想一層,更好發揮司法審判職能,聚焦淮安深化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務環境最優、辦事效率最高的“四最”營商環境建設目標,奮力打造“法潤淮商”司法服務中心,探索建設好包括服務破產事務處理、涉商糾紛解決、空間要素治理、重大項目攻堅、信用問題治理等功能版塊,以一站式、集成化、系統性的機制和平臺,持續厚植營商環境法治沃土,助力構建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讓民營經濟創新活力充分迸發,并讓更多民企成為“常青樹”,長出更多“茂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