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4月7日,江蘇法院2024年度破產審判典型案例出爐。江蘇法院充分運用重整程序,依法支持危困上市公司通過破產重整化解風險,有效銜接“預重整+重整”程序,精準施策、靶向治療,成功救治南京紅太陽、鎮江花王、蘇州中利三家上市公司,保住上下游企業1.2萬余名職工就業,依法維護1380余戶債權人237.62億元債權利益和5.82萬戶投資人權益,促推企業恢復造血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協同重整挽救上市公司 多方聯動助企旭日東升

——南京紅太陽股份有限公司預重整轉重整案

南京紅太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太陽公司)是以綠色農藥及“三藥”中間體研發、制造、銷售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是國內少數擁有自主可控的吡啶堿、除草劑、擬除蟲菊酯等成熟綠色農藥產業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曾位居中國農藥行業銷售百強企業前三名,吡啶堿全球市占率40%以上。

2019年以來,受產品主要出口地消化庫存、原材料以及國際物流價格上漲等市場因素影響,經營效益降低。同時,因債務結構不合理,流動性持續趨緊,加之控股股東債務風險不斷向上市公司傳導,最終引發債務危機。因紅太陽公司與其控股股東互保債務巨大、資產關聯度高,南京市兩級法院先后啟動控股股東及上市公司破產重整程序,通過兩案協調審理、協同重整,一攬子化解集團整體債務危機。另外通過市場化招募,成功引入與公司綠色產業發展模式高度耦合的某地方國資企業作為產業投資人,利用企業“合成生物+數字化”技術優勢,建設零碳園區,打造生化農藥、生物質新能源等新型產業,促進企業轉型升級,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系統化解集團整體債務約141億元,穩定上下游近萬名職工就業,有力維護300余戶債權人和2.04萬戶中小股東合法權益。

本案是資本市場新“國九條”出臺實施強監管背景下,全國首例完成重整且執行完畢的上市公司重整案。一是強化主業,推動產業綠色發展。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重整價值識別和挽救機制,聚焦上市公司主業,市場化引入產業耦合度高的投資人,發揮產業協同效應,助力打造從可再生資源到生化農藥、生物醫藥、生物質新能源等新型產業。二是綜合施策,依法保障各方權益。充分發揮破產重整挽救功能,統籌化解上市公司和集團債務風險。在對控股股東先行重整后,及時啟動上市公司預重整,把握挽救時機;通過協同重整,提升償債資產整體價值,最大化維護各方主體權益。三是多方聯動,協力提升重整質效。充分發揮府院協調聯動機制作用,加強司法與行政監管協作配合,多方匯聚救治合力,最大程度提升重整質效。

引入國資重啟綠色引擎 信用修復再上tier1榜單

——江蘇中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預重整轉重整案

江蘇中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利集團)是主板上市企業,也是一家以特種線纜及光伏制造兩大板塊為主業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曾連續多年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多年榮獲“全球線纜產業最具競爭力企業20強”,旗下騰暉光伏多年入選“中國十大分布式光伏組件品牌”。正常經營時營業收入每年近180億元,對地方經濟貢獻明顯。

近年來,受市場波動、對外投資失誤以及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等因素疊加影響,企業信用逐步降低,融資能力受限,資金流嚴重緊張,深陷債務危機與經營困境。因中利集團企業體系復雜,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采用上市公司中利集團破產重整與核心子公司破產案件協調審理方式,實現集團債務整體化解。通過“公開招募+遴選評審”方式,成功引入實力雄厚的世界500強國資企業作為投資人。核心子公司騰暉光伏在借助司法重整完成各項信用修復后,時隔三年再上tier1榜單,為產業全球布局奠定基礎。

本案系采用協調審理方式,成功救治困境上市公司,實現信用修復的典型案例。一是堅持“賦能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價值導向,引入國資優勢資源助力企業轉型升級。依托蘇州破產法庭行業專家咨詢委員會工作機制,充分論證重整價值;協調產業投資人提前介入并與企業深度合作,在過渡期內幫助升級產能、提供供應鏈支持及共益債務,促推產業轉型。二是依托“協調審理+預重整+重整”程序組合拳,系統化解債務風險、整體保全經營價值。按照最大程度化解債務風險、合理匹配投資人投資原則,選定協調審理范圍;采用“預重整+重整”審理思路,爭取證券監管部門支持,維系整體經營價值。三是兼顧“十、百、千、萬”各方群體利益,努力維護社會穩定、重振企業發展信心。本案共化解近30家金融機構約50億金融債權,維護近700家供應商債權人的清償利益,保住2600余名職工就業崗位,依法保障2.6萬中小股民合法權益。

創新處置歷史遺留問題 破產救治助力上市公司再出發

——花王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預重整轉重整案

花王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王公司)是全省首家、全國第二家以園林綠化工程設計施工為主業的上市公司。近年來,受多重因素影響,大量項目壓縮投資,新開工項目減少,業績持續下滑,已完工項目結算工作推進緩慢,資金回籠不達預期,導致資金鏈斷裂,引發嚴重債務危機和經營困境。同時,該公司尚有3.29億元存量未兌付可轉債等歷史遺留問題未處理,隨時面臨退市風險。

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查,決定對花王公司啟動預重整。預重整期間,指導臨時管理人通過“自發轉股+提前贖回”全面處置可轉債。另外,通過設立資產信托等方式兜底解決債務問題,并借助重整引入數億元投資,精準化解上市公司現金流枯竭問題,推動解決因原主營業務萎縮、行業整體下行導致的經營危機。重整后,花王股份在資債結構、公司治理、經營能力、主營業務等方面得到明顯改善,上市公司發展質量得到較大提升。

本案系全國首例在預重整階段通過實施“自發轉股+提前贖回”方式全面處置可轉債問題的上市公司重整案件。在尚無先例的情況下,法院加強與監管機構、交易所以及相關政府部門溝通,并在監管部門指導下,通過市場化方式解決可轉債問題,同時通過市場化轉股化解相應債務,增加上市公司總股本及資本公積金,既減緩上市公司負債壓力,也增厚了上市公司的償債資源,從而實現上市公司轉型升級、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等多贏效果。該案的順利審結,為可轉債這一融資工具的制度完善、同類型案件的處理提供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