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2025年江蘇省愛鳥周暨泰州市“林泰美”自然學堂“紅領巾成長營”研學專場公益活動在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舉行。興化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成廣進帶領里下河環境資源法庭干警全程參與,通過“普法宣講+生態課堂”的創新形式,將鳥類保護法治宣傳融入自然教育實踐。

活動現場,干警們沿景區路線設置普法驛站,發放《野生動物保護法》宣傳彩頁及“護鳥令”典型案例手冊,重點解讀禁獵期設置、非法粘網捕鳥量刑標準等群眾關切問題。針對市民提出的“毒鳥是否構成犯罪”“誤捕保護鳥類如何處置”等疑問,法官結合具體案例,以“獵捕工具認定”“生態損失評估”等專業視角進行釋法。現場游客表示:“以前覺得打幾只鳥不算大事,現在知道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以后一定注意。”

“有小朋友知道鳥類在大自然中有什么作用嘛?”在濕地公園研學中心,法庭干警化身自然課堂的“引路人”。他們結合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典型案例講授鳥類在生態環境中的作用以及鳥類保護的法律法規,為參加研學的小朋友們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愛鳥護鳥宣講活動,讓保護鳥類的責任和擔當在童心中生根發芽,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

“今后,我們里下河環境資源法庭將持續深化‘生態司法+自然教育’融合模式,”成廣進副院長表示,“通過巡回審判進濕地、生態修復體驗日等活動,讓每一起涉鳥案件都成為生動的法治公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