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同志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她1988 年進入泗洪法院工作,歷任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現任泗洪縣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副庭長。她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忠實履行職責,熱情服務群眾,保持清正廉潔,是大家公認的辦案能手;她情系百姓,悉心辦案,廉潔司法,真情協調,是老百姓信賴的好法官。唐玲同志在平凡崗位作出了令人崇敬的業績,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被宿遷市委政法委評為先進工作者,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嚴打”先進個人,連續多年被縣機關黨委評為優秀黨員,被本院評為先進個人。

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實現百分之一的協調可能,用最大的耐心去排憂解難,鈍化官民矛盾,是唐玲的辦案之道

面對各種紛繁復雜的糾紛,在法與情之間尋找最佳結合點

面對各種紛繁復雜的糾紛,唐玲始終以女同志特有的細心、耐心和真心,在法與情之間尋找最佳結合點,踏踏實實地做好行政協調工作,促進和諧社會。在她所辦結的行政訴訟案件中,有72.72%是通過行政協調而撤訴結案的。

20087月,唐玲主辦由一個原告同時分別起訴確認行政行為違法和行政賠償兩件案件。原告施某某系泗陽縣某鎮居民,已年逾七十,因不服行政強制拆遷,多次向縣市有關部門上訪,后宿遷中院指定泗洪法院受理此兩案,唐玲接到案件后立即通知被告應訴,并詳細了解案件基本情況,原告稱,其于200712月在自己的房屋陽臺上進行封閉,上面沒有超出房檐,下面沒有超出走廊和房屋基礎,裝修十余天,花費材料和工錢 2 萬余元,1221 日裝修完畢,22日早晨7 點多鐘,鎮城建城管監察中隊的人不容分說,舉錘便砸。我裝修自己的房屋又不犯法,他們拆毀我的陽臺是沒有道理的。因此,要求法院確認鎮城建城管監察中隊具體行政行為違法,并賠償其損失。被告某鎮人民政府稱,其拆除行為是受縣城管監察大隊委托而采取行政強制措施,依照我國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委托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原告起訴的被告主體不適格,要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原被告之間的對立情緒非常大。 815上午,唐玲通知雙方當事人到庭協調此案。唐玲心平氣和地對原告說,“你的房是蓋在臨街的路邊吧?”“是的。”“封閉一樓走道時沒有辦理相關手續沒有?”“沒有。”“封閉陽臺后影響街道的整體布局,同時也影響街道的整體美觀是不是?”唐玲用拉家常的方式指出原告錯誤之處。同時指出被告在強拆封閉陽臺時沒有經過合法程序,其強制拆除行為是違法的。唐玲不慍不怒,耐心細致地反復做工作,并給雙方一定的思考時間,經過近 6 個小時的努力,到下午,雙方再到唐玲辦公室時,均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意協調處理此案。鑒于賠償數額問題,被告提出要研究一下,并請原告作出適當讓步。8 19日,唐玲再次召集原被告協調,原告鑒于被告承認錯誤,也高姿態的作出讓步,說原來要求賠償2萬,現在給1萬就算了。被告說,暫時鎮里的財政也比較緊張,給9800元吧,我們馬上履行,原告當場表示同意。一起當事人要赴省進京的信訪案件,在唐玲的協調下,19日下午原告自愿撤回對被告起訴的兩個案件,此兩件案件從立案到結案僅用兩個禮拜時間,原被告都非常滿意。原告說,現在我相信法院是講理的地方,唐法官是給我們說理的好法官,沒想到你們泗洪法院不偏不倚,這么快就把事情解決了。

在立案庭任副庭長時,唐玲以她特有的微笑,接待當事人,細心為當事人服務,為當事人解答。20073 月的一天,年逾八旬的梁老太太步履蹣跚地來到立案庭,含淚要狀告自己的兒子,要求兒子盡贍養義務。唐玲邊安慰老人,邊陪老人敘家常,弄清由來后,當即帶老人去找她的兒子,經細致耐心的調解工作,不肖之子終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把老人領回家。經過她和立案庭其他人員的努力,立案庭2007 年被市中院評為先進集體,被縣婦聯授予“巾幗文明崗位”的稱號。

面對接踵而來的病魔,她的名字叫堅強

唐玲的命運是坎坷的。唐玲出身貧困家庭,兄弟姐妹四個,排行老三,家境的貧寒造就了她堅強獨立的性格,外表柔弱的她,內心卻隱藏著比男人還強的耐力。2004年她患了重性肝炎,在省人民醫院住院期間,醫生告訴她:“你要是再不換肝,就沒命了!”丈夫、親戚朋友都勸她,但是她自己清楚,換肝意味著什么,肝源、手術費、昂貴的排異藥物等等,根本不是一個基層法官能負擔起的,她堅決不換!住院4 個月后,她回家了。2004年那一年內,她服了近百斤的中藥,憑著她堅強的意志,她奇跡般的康復了。“沒有人能想到她能回來,”少年庭庭長張娟說,“她生肝病時,經常要洗肝(做人造肝),這個過程要花八個小時,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忍耐的,唐玲每一根骨頭敲起來都鐺鐺響。 ”可是唐玲卻輕描淡寫地說,真的沒什么痛苦。

2004年底,她感覺身體好些了就呆不住了,堅決要求回到工作崗位,院長、庭長和同事都勸她好好在家休息,她卻認真地說:“叫我整天在家呆著不做事會把我悶死,不如讓我上班,我現在感覺我能行,能干一天是一天。”回到法院后,依然在刑庭工作,領導考慮到她身體的狀況,分給他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她說:“普通程序的我也可以審, 你們不用擔心。”在刑庭,她審理的案件審限是最短的,就算普通程序的審限也是最短的。上班以后,她從來不把自己當病人,她認為,其他干警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20062月法院黨組對部分缺崗的中層崗位進行競爭上崗,經過面試、測評,她以厚實的業務功底和堅實的群眾基礎,競爭上立案庭副庭長職位。

2007年底院黨組為了照顧她的身體,把她調整到案件相對少一些的行政審判庭,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唐玲自從到法院,就一直從事刑事審判工作,面對陌生的行政案件,她白天向同行請教,晚上向書本學習,不到半年時間,她收集和抄錄的資料摞起來有半尺高。在行政庭,2008年她一年辦理了60件行政案件,占全年行政案件的90%,在年底的全院審判人員庭審考核中,她以嫻熟規范的庭審駕馭能力被評為優秀審判長。

其實,審理行政案件也不是輕松的,為了緩解“官”與民的矛盾,有大量的案件需要協調,她常常利用當事人下班上門做工作,往往誤了自己吃飯的時間,經常是冷飯+開水+咸菜=工作餐。2007年夏天,她感到飯后常常飽脹難受,食欲減退,而且比較害怕油膩,伴有惡心、噯氣、反酸及嘔吐,她以為自己的肝病復發了,到醫院檢查結果是正常,她便放心了,以為得了消化不良或慢性胃炎,就到藥店買了一盒胃藥,她又聽別人說,經常吃生花生可以治療慢性胃炎,她就在自己的辦公桌抽屜里放些花生仁,餓了就吃上幾粒。有一次,省女法官協會領導來看望她,她正在開庭,一直等到天黑才看到她。

2009年春節過后,她出現消瘦及貧血癥狀,丈夫勸他到南京去檢查一下,她總是以案件多工作忙一拖再拖,直到3 25日,她被確診為胃癌!而再過一個星期就是她的39歲生日。

“唐玲是我學習的榜樣,我之所以能挺下來,就是因為我不斷地拿唐玲的事跡來激勵我自己。”泗洪法院刑庭庭長劉繼軍說。劉繼軍 200510月患了肝癌,他彷徨,他失落,但是當他想起唐玲患了重性肝炎,九死一生,她一個女同志就堅強地挺過來了,他就對自己說:“唐玲能做到的,為什么我做不到。”唐玲以她特有的精神和執著的信念詮釋了一個女法官的堅強不屈。

面對少年犯,她流露天性是責任和善良

人民法官愛人民,一枝一葉總關情。唐玲面對少年犯時,總有的一種天性的善良,使走向犯罪的未成年感受到女法官的柔情,司法的溫暖。

20006月,泗洪法院收到一封未成年緩刑犯張萌(化名)寄來的感謝信,信中說,當我拿起手中的筆,帶著一顆懺悔的心,向敬愛的泗洪法院,寫這封感謝信。……

無知的我總以為做什么事都隨自己想的,而如今讓家里人為我操碎了心,也給社會增添了許多麻煩,我深感對不起家里的人和關心我的人。在這里我深深地說句:“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救了我。”更新回(悔)改的我認識到自己以前所做的壞事,都是無知而又幼稚的。別人誘惑我給(對)我一點好,我的心靈就被收買,我真后悔沒有珍惜和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整天迷戀于網吧和別人一起參加打架斗毆,對法律知識的淡薄從而使自己走向了犯罪道路,更怪自己對社會的不了解。……

張萌在信中流露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重返校園,好好學習,好好的做人,報答社會。

看了這封少年犯的來信,唐玲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要再次救救這個孩子!”這是她發自心底的聲音。

為了圓張萌同學讀書的夢,唐玲不顧盛夏酷暑,頂著烈日,騎著自行車,多次到少年犯所在的學校,找校領導、找教育局幫助張萌聯系上學的事,不厭其煩地向有關領導宣傳國家對少年保護的政策和規定,金誠所至,金石為開,縣城的一所省重點中學終于破例收下這名特殊的學生。張萌同學也沒有辜負唐玲、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次年以優異的成績被上海一所高校錄取,現在已成為珠海一家外企的白領。

1995年她調入少年庭工作,“我是審判員,但是那時她干的事比我干的還多。”少年庭庭長張娟說。那時判緩刑的少年犯都需要每個月回訪一次,2000年該院少年庭判了71名緩刑犯,這71個人每月都要到法院匯報一次思想、學習、生活或工作情況,接待每個人的時間至少需要40 分鐘,而那時,回訪考察,延伸幫教,這些工作都被唐玲包下來了,她從來都沒有怨言,她覺得最讓她揪心的就是這些少年犯,如果能挽救他們,再累也值得。而正是在她的努力和感召下,那71個緩刑犯再也沒有重新犯罪。她更熱衷于法制教育事業,當張娟庭長沒有時間到學校上法制教育課時,她就主動要求自己去代替張庭長上課。

作為一名奮斗在農村基層法院的普通法官,二十年來,唐玲就是這樣把法律和真情傳播給千家萬戶,把青春和熱血奉獻給審判事業,把與病魔斗爭的堅強精神留給了她的隊伍。她以令人嘆服的工作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譜寫了一曲當代法官公正司法,一心為民的青春之歌,日前,泗洪縣人民法院作出向唐玲同志學習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