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大局所需著力企業發展 著手機制創新

全省法院能動司法破題“三保”服務

 

  “建社會和諧安定,為企業保駕護航”。初冬12月的暖陽里,伴隨天地公司職工的笑容和掌聲,這面錦旗懸掛在了徐州鼓樓法院民二庭。襯著鮮紅的底色,錦旗上個個金字閃爍著危機中劫后余生的企業,對人民法院工作的由衷謝意與敬意。

  江蘇天地鋼結構公司是徐州專業生產安裝建筑網架的龍頭企業,年營業額近8億元。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2008年下半年,公司訂單銳減,資金緊缺,瀕臨停產。企業走訪中,公司400多名職工已停發3個月工資。公司的嚴峻困境引起了徐州鼓樓法院的高度關注。得知公司尚有債權500余萬元被深圳一建筑公司拖欠一年多,法院及時決定,引導公司訴訟實現債權。緩收公司萬余元訴訟費后,吳修新庭長帶著承辦法官,數次親赴深圳做調解工作。今年中秋前夕,500萬元債權足額到賬,解了企業燃眉之急;喜訊接踵而至,公司在深圳又中標8000萬元工程,至此,深陷危機一年有余的天地公司,舉足步入生產經營的新天地!

  這樣的笑容與喜訊,定格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一周年的關節點?!耙荒陙?,全省法院堅持能動司法,服務大局,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129,全省法院能動司法服務“三保”工作總結大會上,省高院公丕祥院長堅定地表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級法院要積極構建能動司法服務大局的長效機制,繼續助力江蘇經濟全國領跑!”

  司法服務大局,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永恒主題。早在去年8月,全省法院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增強能動司法的前瞻性。從省高院到全省200多個基層人民法庭,通過對個案的剖析和對日常審判執行工作的研判,密切關注各類可能危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法律政策風險,及時向黨委、政府和機關企業提交了666份調研報告,1211余份司法建議。今年1月,省法院研究制定《關于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司法應對措施》,系統提出應對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的20條司法措施,隨后制定出臺相關指導性意見,完善了保增長、保發展的司法規范體系。

  著力企業發展,斡旋利益衡平。“企業發展,經濟才能發展;企業穩定,職工的生計才有保障?!苯鹑诤?,尤其凸顯企業利益與職工利益的休戚相關。全省法院針對企業減薪引發的勞動爭議,正確區分企業惡意裁員減薪與確因困難裁員減薪的不同情況,依法確定企業應當承擔的責任;對因勞動合同變更引發的勞動爭議,在充分保護職工生存權的前提下,依法維護企業的用工自主權。南京市法院對企業拖欠職工醫改費、保險費等8000余件案件,快立、快審、快結,依法協調、維護了勞動者和企業的合法利益。

  各地依法積極運用柔性司法方式,靈活性與原則性結合,通過“引水養魚”、債轉股、分期履行等“靈活有度、和諧司法”途徑,挽救了困頓于危機“暴風眼”中的全省大批負債企業。以蘇州雅新電子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為策動,全省法院積極試水破產重整法律機制審理企業破產糾紛案件,努力促成債權人與債務人達成諒解,進行營業重整與債務清理,使企業避免破產清算,恢復經營能力。目前,全省法院成功審結4家大型企業破產重整案,另8家企業正在經歷司法重整帶來的“浴火重生”。

  著手機制創新,夯實服務基石。伴隨著服務大局各項工作的深入,訴訟指導、便民訴訟、多元糾紛解決等司法適度干預機制日臻完善。今年以來,各地法院扎實推進集立案、訴前調解、判后答疑等10項服務于一體的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暢通訴訟渠道。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共有12家中級法院,98家基層法院成立該中心。常州法院的訴服中心至10月底已指導群眾訴訟71200多人次,判后答疑21600多人次,訴前調解5400多件,信訪接待1700多人次,有效解決了當事人“等累、問累、跑累”等訴訟難題。(王明新  朱?F)

 

200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