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2020年,江蘇省蘇州全市法院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25301件,審結24153件,收結案數量持續居全省法院前列。2020年,一審審結涉農民工欠薪案件1737件,依法為外來務工人員追索工資總額5471.8萬元,有3起案件入選江蘇省法院勞動爭議年度十大典型案例。為更好助力打造“創業者天堂,創新者樂園”,7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批復設立的全國首家專業化勞動法庭——蘇州勞動法庭揭牌成立,開啟了蘇州勞動爭議審判工作的新篇章。

結合新型用工關系特點

探索建立專業化審判體系

  某網絡科技公司系外賣配送服務商,負責某外賣平臺蘇州吳江步行街站點的配送業務。蒙某在該站點從事外賣配送工作。2018年10月4日,蒙某在送外賣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

  “蒙某于2018年10月10日領取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名稱為昆山市某工作室?!蹦尘W絡科技公司負責人在蒙某出交通事故后,就想撇清與蒙某存在的事實勞動關系,以逃避相應的責任。該公司還提供了項目轉包協議一份。

  “某網絡科技公司對我進行考勤、派單等管理,他們怎么就和我不存在勞動關系呢?”蒙某咽不下這口氣,申請勞動仲裁,仲裁委裁決后,該網絡科技公司不服,訴至法院。

  吳江區人民法院審理查明,某網絡科技公司提供的項目轉包協議上無蒙某的簽字,也無昆山市某工作室的蓋章,且該個體工商戶的成立時間在蒙某發生交通事故之后。

  一審法院判決確認蒙某與某網絡科技公司之間自2018年3月1日起存在勞動關系。該網絡科技公司不服上訴,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為二審法院審理后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蘇州中院副院長鐘毅介紹說,隨著市場主體及用工人數逐年增加,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落后產能淘汰提速,加之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穩就業、保增長壓力,全市法院勞動人事爭議案件數量增幅較為明顯。如何規范平臺用工、共享用工等新型用工關系,成為勞動審判面臨的新課題;如何托住民生底線、穩定崗位用工、衡平勞資利益,避免因處理不當導致矛盾升級,成為勞動審判面臨的新焦點;如何妥善處理涉及勞動合同關系、勞動報酬、社會保險、福利待遇、財物歸還等多項訴訟請求,成為勞動審判面臨的新問題。

  “勞動糾紛是個老話題,但政策性、專業性強,隨著新型用工關系的廣泛出現,老話題又有了新特點。以專業化審判促進構建和諧穩定勞動關系對勞動審判提出了新要求,所以有了勞動法庭這個新事物?!苯K省高級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長李亞林說,“早在2010年蘇州中院就成立民事審判第四庭,集中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專門的勞動法庭的成立,探索構建符合勞動審判規律和案件特點的‘三審合一機制’,綜合運用民事、行政、刑事審判職能,為保護勞動權益、維護勞動秩序提供更好的司法保障,有助于深化勞動爭議案件調裁審銜接、繁簡分流,促進糾紛快速化解,還可以推出更多好經驗和典型案例。”

樹立雙保護理念

依法衡平勞資利益

  蔡某于2015年7月23日進入某包裝公司從事銷售主管工作,并與公司簽訂保密協議,約定:蔡某因各種原因離開公司,自離開公司之日起兩年內不得自營與公司業務相關、類似業務或為公司的競爭者提供服務,不得從事與其在公司生產、研究、開發、經營、銷售有關的工作,并對其所獲得的商業秘密嚴加保守,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予以泄露。如有違反,應承擔違約責任,并支付至少相當于其一年工資的違約金。

  2019年1月14日,蔡某配偶張某成立了包裝公司,并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2019年2月,蔡某與某包裝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后,遂為其配偶所設公司向原包裝公司的客戶推銷同類競爭產品,同時,由某運輸公司代蔡某繳納社保。

  蔡某原所在的包裝公司獲悉后,要求蔡某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并支付違反競業限制違約金,相關爭議引發仲裁、訴訟。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判決支持某包裝公司訴請。蔡某不服上訴,蘇州中院二審后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談了蔡某案后,蘇州中院民四庭庭長王岑又談起戴某案:戴某因在單位實行的末位淘汰制中被調整崗位,并被降低工資,戴某不服,訴至法院。法院認為,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者的業績調整崗位和確定報酬,既符合用人單位對于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的要求,又能激發勞動者的積極性。因此,用人單位依據末位淘汰制調整勞動者工作崗位在一定條件下應予支持。

  王岑介紹說,談起勞動爭議糾紛,有的人就認為那一定是用人單位的錯,因為勞動者相比用人單位處于弱勢。究竟是勞動者的錯,還是用人單位的錯,一定要根據個案進行科學的研判?!拔覀儓猿帧p保護、雙促進’的理念:著力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同時,尊重企業正當的用工自主權,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和發展利益。通過構建和諧穩定的勞資關系,為蘇州打造全球高端制造業基地營造良好環境。”

創新六方聯動機制

構建多位一體快速解紛平臺

  “因受疫情影響,2020年1月19日公司停產,我們才回家過春節。春節后,由于人員管控與交通管制,我們才晚于公司規定的2月22日返工。我們要求公司支付2020年1月至3月期間工資差額及被迫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苯鹉澈軋远ǖ卣f道。

  “金某等人在2020年1月至3月期間并未實際出勤,哪有不干活還要給錢的道理?”某光電科技公司負責人理直氣壯地說。

  法庭上,金某和某光電科技公司負責人唇槍舌劍。

  工業園區法院東沙湖人民法庭的李精華法官是這起案件的主審法官,他認為,用人單位非因勞動者原因,停工停產或歇業,在勞動者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應視同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支付其工資;超出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應按照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支付勞動者生活費。勞動者因疫情防控未能返崗期間的工資支付,可以參照非因勞動者原因企業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的相關規定執行。

  一審法院支持金某等人要求某光電科技公司支付工資差額及經濟補償的訴請。該光電科技公司不服上訴,二審法院審理后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我們于2020年12月8日受理某光電科技公司上訴的5起拖欠疫情期間勞動報酬糾紛案件,欠薪對象均住農村,并且時至年末。我們充分理解討薪者的難處和心情,安排精干審判力量,借助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我們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的契機,借助智慧法院建設的成果,化繁為簡、迅速裁斷,從該系列案件受理、閱卷、開庭及文書撰寫,整個過程用時17天?!碧K州中院民四庭副庭長沈軍芳介紹道。

  蘇州中院還注重借助外部力量,形成解紛合力。2008年,勞動合同法剛實施,蘇州中院即與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建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審判協同機制,加強裁審銜接、統一裁審尺度。2010年,又會同市綜治辦、人社局、勞動人事仲裁委等部門,在全省首創勞動人事爭議六方聯動化解機制,形成了多位一體的工作協同平臺、分層遞進的糾紛預防化解體系,促使大量勞動爭議在源頭、在訴前及時妥善化解,有效降低了當事人維權支出和社會關系修復成本。

  蘇州中院黨組書記、院長徐清宇表示,以此為起點,蘇州勞動法庭將努力讓先行變成先成,讓探索結出碩果,進一步擦亮蘇州最優營商環境、最優人才成長環境的法治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