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中綻放-記新沂市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胡廣明
作者:鮑旭 發布時間:2006-11-24 瀏覽次數:4800
“現在開庭”隨著法錘清脆的聲音,映入視線的是一位略顯消瘦的身影,如果不是他身著的法袍和頭頂的國徽,很難把他和法官這個職業聯系在一起,他就是新沂市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法官??胡廣明。
“他對于工作一絲不茍,對于自己十分苛求,平常沒有什么愛好,業余時間也沒有什么活動,唯一的愛好就是學習”。這是同事們對他的一致評價。來到法院11年共計審理案件1000余件,無一件發回重審或改判,在國家、省、市級刊物發表調研文章100余篇,連續多年被評為調研骨干。“優秀法官”、“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的榮譽證書可以裝滿整整一箱。
1995年,通過考試胡廣明來到新沂法院,心目中的理想終于成為現實。在民二庭一干就是七年。2002年為了充實行政審判隊伍,院領導將已經是經濟審判方面骨干的他調到行政庭。行政審判業務對于他來講是嶄新而陌生的,一邊是“官”、一邊是“民”,如何化解雙方矛盾、如何快速進入角色辦好行政案件成為他心里唯一的思索。每天他辦公室的燈是最早亮的也是最晚熄滅的,爭取一切時間盡快熟練業務。手捧著書本追著有經驗的老同志成了他來到行政庭以后同事最常見的場景。通過努力,2002年當年就辦理案件93件。不到一年時間,他成為行政審判方面的行家里手。陳建橋是他處理一起案件中的當事人。
35歲的他,業余生活應該很精彩,特別是處在這個崗位,同學朋友、社會關系應該不會少,有求與他請客送禮的更不不會少,下班以后,躬籌交錯自然少不了,然而他下班后唯一的目的地就是家,這讓許多人著實有些困惑。誰喜歡生活在沒有朋友、交往的社會中呢?但是他嘴上說:“我喜歡孤獨,這樣可以讓我保持清醒,有些人害怕孤獨,但是我對孤獨有另一翻理解。那是我參加工作時間不久,有位多年朋友請我吃飯,席間有一張陌生的面孔,朋友介紹那人是個商人,還特意提醒多敬我幾杯。第二天開庭,我發現在被告席坐著的就是那位商人,由于其拖欠原告貨款事實很清楚,我當庭宣判被告償還原告的欠款。不多久,朋友打來電話只說了一句白交了我這么多年的朋友了。就是這句話讓我認識到,請客只是為了我手里的權力。從那以后我更愿意自己享受這片孤獨”。說到這終于明白了他在辦理大量案件的同時,學習、撰寫文章的時間是哪來的!所有的一切在他的《承擔孤獨》一文中都能找到答案??“我害怕孤獨,但是‘豐富多彩’的生活比真正的孤獨更可怕、更可悲。我不愿隨波逐流,與三教九流者同流合污,在燈紅酒綠中渾渾噩噩,被人左右;也不愿催眉折腰,唯唯諾諾,在阿諛逢迎中失去做人的品格。從此,我不再懼怕孤獨。因為真正的孤獨是一種高尚的品德,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做到真正的孤獨,需要淡薄名利,‘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胸懷。守住孤獨,就能耐住寂寞和清貧而不為他人所左右,就能明辨是非善惡堂堂正正做人”。